馬祖拖船撞新台馬輪後沉船 運安會:缺乏交接及考核機制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馬祖拖船撞新台馬輪後沉船 運安會:缺乏交接及考核機制
連江縣福澳港拖船「台港13302號」2023年8月協助新台馬輪出港時,碰撞新輪之後沉船,海巡署部屬攔油索防止油污擴散。(圖取自運安會調查報告)
2025/03/04 18:56
〔記者蔡昀容/台北報導〕連江縣福澳港拖船「台港13302號」2023年8月協助「新台馬輪」(以下簡稱新輪)出港時,未保持適當距離,碰撞新輪之後沉船,幸未釀傷亡。運安會上月底發布調查報告,負責拖船業務的高雄港勤服務公司,未訂定新到任船長實際操作考核,也未落實交接,建議應建立機制。
2023年8月25日,新輪預計從福澳港返回基隆港,但後方有台馬之星靠泊,因此需要拖船以大船纜繩將其拉出碼頭離港。拖船拉出新輪之後,應至新輪右舷待命,但拖船在前往右舷過程中擦撞新輪,導致拖船船身破損、海水灌進機艙,拖船隨後失去動力及電力,並於事故發生半小時後沉沒。
拖船上5名人員即時上岸,海巡署則部署攔油索防止油污進一步擴散,未釀傷亡;新輪78人則等候其他船隻載運,延遲返台。
運安會對此介入調查,上月底發布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拖船船長8月18日才到福澳港,並進行1次見習,隨即自8月20日展開獨立作業,缺乏充分的交接程序與操作指導;事故發生前,拖船船長僅協助新輪進出8次,最後3次作業中,操作模式也都不同,顯示其尚未掌握福澳港出港作業模式。
另外,調查報告指出,新輪船長曾察覺該艘拖船不熟悉操作,拖帶角度不理想,並向公司報告情況,但公司後續未進一步討論操作計畫。
運安會建議,高港勤公司應建立新到任港勤拖船船長交接程序及考核機制,確保船長熟悉值勤港口作業;連江縣政府、高港勤以及營運新輪的全港通航業公司,應加強船舶與拖船船長之間作業溝通與問題反應機制,並採取安全措施,降低船舶或拖船不熟悉港口作業造成的風險。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