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發光!編號「661666」小行星 中央大學命名陳澄波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玉山塔塔加鹿林天文台,發現新的小行星以台灣藝術先驅「陳澄波」為名(紅點處)。(鹿林天文台提供)
2025/03/11 18:35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玉山塔塔加遊憩區鹿林天文台,2007年發現臨時編號為「2005EW228」的小行星,今年1月初獲永久編號「661666」,並由中央大學命名為「陳澄波」,盼台灣的藝術先驅能透過小行星之名,讓更多人認識其對土地的貢獻。由於陳澄波因228事件犧牲,小行星臨時編號恰巧是228,也讓小行星命名歷程,更添傳奇色彩。
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表示,天文台發現的小行星有800多顆,已命名則有100多顆,陳澄波小行星位在太陽系火星與木星間的小行星帶,發現之初因還需確認運行軌道,便以臨時編號「2005EW228」代稱,由於鹿林天文台所屬為中央大學,之後便由該校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提議命名為「陳澄波」,今年1月小行星獲永久編號「661666」,正式命名為「陳澄波」。
命名者葉永烜表示,為凸顯台灣藝術家對美學推廣的貢獻,加上自己也愛畫油畫,才會命名為「陳澄波」,未來還會有更多小行星以美術家為名,盼這些遠在太空的星星,讓後人不論幾千萬年都可看著它,藉此認識台灣傑出藝術家。
林宏欽說,「陳澄波」小行星是鹿林天文台首度以現代美術先驅命名,過去發現的小行星中,也有以行善家陳樹菊、空拍攝影師齊柏林,以及知名導演李行為名,由於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年也舉辦陳澄波誕辰130週年特展,紀念台灣首位作品獲日本選入帝國畫展的藝術家,加上今年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陳澄波,以及臨時編號為228,種種巧合都讓這顆小行星更具話題性。
他也說,在玉山塔塔加觀測天文都於夜間進行,天文台全年無休,人員以觀測1週、休息1週的方式輪班,每晚有2人搭配工作,作息日夜顛倒,不免有些寂寞,但獲得的科學成果,以及發現新的小行星,甚至能建議命名,都是天文研究的一大收獲。
一般人可能覺得遠在天邊的星星跟自己很遙遠,但其實合歡山就有暗空公園,開車就能前往觀星,以及在台北有市立天文館,台南有南瀛天文館,都是方便親近的天文觀測場所,希望「陳澄波」小行星能讓外界更認識台灣藝術家,並展現台灣天文研究能量,拉近民眾與星星的距離。
位在太陽系火星與木星間的小行星帶。(鹿林天文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