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從「被照顧者」成為助人者!身障青年克服自身限制走進社會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渴望從「被照顧者」成為助人者!身障青年克服自身限制走進社會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渴望從「被照顧者」成為助人者!身障青年克服自身限制走進社會

7位參與培力的青年障礙類別不同,有3位是腦性麻痺,以及4位自閉症患者。(記者劉詠韻攝)

2025/03/11 17:34

〔記者劉詠韻/台北報導〕渴望從「被照顧者」成為助人者!曾獲台北市政府公益彩券盈餘基金補助的台灣牽牛花運動家長協會,今(11)日上午於身心障礙服務處發佈計劃成果分享,統計顯示身障青年經過涵蓋社會適應、心理支持及人際關係與團體動力等培力課程,有效提升他們對於自信心與社會的適應能力。

據了解,由台灣牽牛花運動家長協會主辦,並獲台北市政府公益彩券盈餘基金補助的「同心共創:身障青年社會參與弱勢族群關懷同舟計畫」,目的在於培養身障青年在社會中的信心、提高身障青年社會參與能力的實踐,並貼近弱勢族群的同理心關懷,進一步強化社會對身障者的支持。

現場7位參與培力的青年障礙類別不同,有3位腦性麻痺,其中1位是視障者,4位是自閉症患者。一名身障青年母親表示,她期望孩子能夠融入社會並發揮自身價值,所幸透過台灣牽牛花運動家長協會熱烈響應,系統性且專業的培力課程,讓身障青年走入社區關懷據點,與長者互動,從而分享生命故事、旅遊足跡,參與共融遊戲,優化身障者與銀髮族的服務模式結合。

這項創新模式成功讓身障青年從「被照顧者」轉變為「助人者」,發揮生命韌性與創造力,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根據統計,參與活動的長者滿意度超過90%,對身障青年的付出與努力表示肯定與讚賞。

實際上,這項計畫除了優化身障者與銀髮族的服務模式結合,也為台北市將來推動身障者社會參與提供可行的示範案例,協會期許透過計畫讓社會服務展現新的視角,讓身障青年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創造新的可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