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舍現代化升級最高補助一半 彰縣20家完成、觀望者不少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禽舍現代化升級最高補助一半 彰縣20家完成、觀望者不少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密閉式禽舍可解決飼養場臭味與粉塵問題,並可提高生產效益,但業者的防疫觀念要同時跟進。(圖縣府提供)

2025/03/11 15:57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農業部推動為期3年的禽舍現代化升級計畫,政府最高可補助改建經費的一半,協助傳統禽舍轉型升級為非開放式或密閉水簾式禽舍。計畫執行2年來,彰化縣已有20家陸禽場完成改造,環境異味明顯改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但因投資成本高,動輒千萬元以上,並非中小型飼養場負擔得起,觀望者不少。

根據統計,彰化縣家禽飼養數量近3000萬隻,包括雞、鴨、鵝等陸禽,飼養規模冠居全國,但傳統禽舍數量仍佔多數,過去因設施老舊,禽場經常飄散陣陣臭味,環境衛生令人頭痛。

農業處代理處長蕭麗玲指出,過去傳統開放式禽舍受限於設施老舊、投入成本高,許多業者仍抱持觀望態度。然而,實際改建後的禽場證實,升級後不僅能大幅降低異味,改善週邊環境,更能提升經營效益和防疫能力,建議業者應放眼未來,趁今年最後一年補助機會著手規劃。

禽舍改建除了環境升級,更重要的是強化防疫觀念。彰化縣動物防疫所統計顯示,去年發生的6場禽流感案例中,有3場發生在現代化密閉禽舍,顯示即使設備升級,也不能完全免疫病毒威脅。今年截至目前,5場疫情全都發生於傳統禽舍,密閉禽舍則順利通過考驗。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所長董孟治表示,禽舍升級之後,業者的防疫觀念也必須跟上,包含嚴格執行門禁管理,開門要隨手關門避免野鳥入侵,以及落實禽場內消毒措施,密閉禽舍一旦發生疫情,病毒傳播速度可能更快,業者更需加強管理,步步到位,才能真正達到現代化禽舍的防疫優勢。

縣府呼籲符合補助條件的業者把握機會,趁政府還提供最高450萬元(非開放式禽舍)至1000萬元(密閉水簾式禽舍)的補助經費,盡早規劃申請,提升禽場環境與防疫能力,為長期永續經營做好準備。

傳統雞場環境開放,臭味與粉塵問題讓人頭痛,疫情期也容易中鏢。(圖縣府提供)

彰化縣禽舍目前還是以傳統開放式飼養場為主。(圖縣府提供)

彰化縣今年來發生5場禽流感疫情,都在傳統飼養場發生。(圖縣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