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眼淚!彰化接生婆僅剩8人 助產文化快消失了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時代的眼淚!彰化接生婆僅剩8人 助產文化快消失了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現今孕婦多選擇在醫院分娩,由婦產科醫師親手迎接新生命,過去農業社會由接生婆協助分娩的助產文化,正逐漸走入歷史。(圖由彰基醫院提供)

2025/03/10 16:02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時代的眼淚!彰化縣接生婆人數銳減,目前僅剩8人,助產文化面臨消失危機,連帶影響的還有已實施24年的《彰化縣助產所收費基準自治條例》,彰化縣衛生局向縣議會提出廢止審議,宣告這段歷史即將畫下句點。

根據統計,彰化縣僅有2名接生婆經營助產所,其他6人則在醫院從事護理或相關醫療工作。隨著現代醫療進步,婦女選擇到醫院生產已成常態,接生婆行業逐漸式微,不少人選擇退休或轉任其他職位,助產文化幾乎成為時代的遺產。

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現行《自治條例》自2000年7月7日施行至今,已超過24年,隨著醫療環境與時代變遷,助產服務需求大幅降低,現行條例中的收費項目早已納入全民健保體系,條例已無繼續存在的必要性。

葉彥伯也提到,縣內助產士多數持有護理師執照,平日除協助推廣母乳哺育、生育指導外,也投入整合式健康篩檢,協助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即使不再執行接生工作,仍持續在醫療領域貢獻專業。

對於即將走入歷史的助產文化,民眾多感不捨。彰化市60歲的李姓婦人回憶,她當年生產時,正是由彰化市接生婆協助,「時代真的變了,接生婆是我們這代人的回憶,現在卻要成歷史了,很不捨但只能接受!」

因應醫療環境與時代變遷,《彰化縣助產所收費基準自治條例》已不符現況,彰化縣衛生局在這次縣議會臨時會議,提出廢止審議。(記者張聰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