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解密曼波魚全科魚種食性 水試所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首次解密曼波魚全科魚種食性 水試所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被漁民稱為曼波魚的翻車魨科魚種,是台灣東部海域常見的魚種。圖為台灣東部海域捕獲的矛尾翻車魨。(農業部水試所提供)
2025/03/10 12:06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碩大身軀在水中緩慢游泳,宛若輕搖曼波舞,而被暱稱為「曼波魚」的翻車魚,近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等級物種。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最新研究發現,翻車魚的食性比過去認知還廣,除水母之外,甲殼類與底棲物種也都是其食物,且不同種類的翻車魚在食性上還會出現資源分配的情形。該研究為國際首次針對翻車魨科全科魚種進行食性探討,去年登上《魚類環境生物學》(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景淳表示,翻車魚的學名為翻車魨,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硬骨魚類,全世界的翻車魨科魚種共有三屬五種,包括有矛尾翻車魨、翻車魨、花紋翻車魨、假面翻車魨、波紋長翻車魨等,除了假面翻車魨分布於南半球外,其他4種翻車魨在台灣海域皆可見。
張景淳表示,此次針對翻車魨科全科魚種進行食性探討,發現翻車魨屬魚種基本上以水母為主食,但也會在大洋中表水層中攝食其他物種,像是矛尾翻車魨以海樽類為食,也會攝食底棲生物;而在波紋長翻車魨的胃中發現甲殼類、魷魚等物種,但未發現水母。
張景淳表示,透過此次研究也發現,翻車魨雖然生活的海域範圍重疊,但因食性廣、獵食選擇不同,不同種的翻車魨有不一樣的食物喜好,所以彼此會有資源分配的情況發生。了解翻車魨與環境獵物間的關係後,就能透過其獵物的高密度分布區域,進一步找出翻車魨的高風險棲息地,並建議延繩釣等漁業作業避開這些區域,減少混獲風險。未來可再進一步研究翻車魨科各魚種的生態及分布等,作為未來漁業資源管理的依據。
此次研究在矛尾翻車魨胃內發現海樽與鱗海鞘。(農業部水試所提供)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