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踏勘大潭藻礁質疑中油美化三接工區生態 訴求成立第三方公正調查小組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環團踏勘大潭藻礁質疑中油美化三接工區生態 訴求成立第三方公正調查小組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環團踏勘大潭藻礁質疑中油美化三接工區生態 訴求成立第三方公正調查小組

藻礁保育策進協調會由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左)與立委涂權吉(中)等人實地勘查觀音區大潭藻礁,現場可見部分藻礁被沙泥覆蓋,處境艱難。(藻礁保育策進協調會提供)

2025/03/03 19:59

〔記者余瑞仁/桃園報導〕藻礁保育策進協調會今天由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與立委涂權吉等人,實地勘查觀音區大潭藻礁中油公司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施工現場,觀察藻礁保育現況。潘忠政對於中油公司所稱「三接興建中,生態更豐富」提出質疑,認為要確認藻礁的生態影響,才有妥善的保育對策,中油應該與環團協調促成「第三方公正單位調查小組」,派潛水員做沉箱區附近藻礁分布的調查,以釐清藻礁遭破壞與三接施工的淤沙淤泥造成生態衰退的真實情況,共謀對策。

中油公司去年推出「三接在、中油在、藻礁一定在」說帖,指出三接的興建,中油投入心力維護生態,種種調查數據顯示大潭藻礁的生態更豐富。

對此,環團提出觀察與質疑指出,三接棧橋橋墩及臨時棧橋挖掘藻礁、沉箱置放需夷平海下地表,且為穩固沉箱,周邊的防護措施也對藻礁直接造成傷害,被破壞的藻礁屍塊被潮水打到岸邊,怵目驚心;而棧橋沉箱附近海底的沙、泥因工程受到擾動,隨海潮打上潮間帶,淤泥、淤沙導致殼狀珊瑚藻覆蓋率持續降低,多孔隙環境被阻塞,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珊瑚也被泥砂掩埋,尤其是靠近工區的G1區更明顯。

環團也反駁,中油稱造礁藻類數量增加到20多種,然而民團學者早於2020年就發現超過25種;而指稱小燕鷗的復育率從30%成長到70%,事實上是小燕鷗原棲地消失,中油拿人工復育區充數,實在不高明。

對於環團的質疑,中油回應,藻礁屍塊過去也曾出現;大潭藻礁區出現淤沙、淤泥是藻礁海岸沙來沙往的慣性,藻礁生態應長期觀察,不能以偏概全;柴山多杯珊瑚持續發現,數量由70幾株成長到100多株,顯示三接工程對藻礁生態並無重大影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