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公車換電動巴士 議員憂營運錢坑擴大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基隆公車換電動巴士 議員憂營運錢坑擴大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基隆公車換電動巴士 議員憂營運錢坑擴大

基隆市公車今年起全面換成電動巴士,議員擔心會擴大公車營運錢坑。(記者盧賢秀攝)

2025/03/12 05:30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市公車票價近二十年未調整,三月辦理票價審議委員會,預計年底訂定公車合理運價成本;不過,市府今年起分兩年全面換成電動公車,市議員質疑養一輛電動巴士相當於三輛油車,成本高,擔心公車營運的「錢坑」擴大,建議市府釋出部分路線讓「小黃公車」營運,甚至微幅調漲票價、調整司機待遇留人,才能改善公車體質。

養一輛電動車等於三輛油車

議員陳冠羽說,公車處去年虧損一.一億元,每年付二千萬銀行貸款利息,他建議釋出部分偏遠路線讓「小黃公車」營運,解決公車班次不足問題,嘉義市公營與民營合作,去年就轉虧為盈,值得借鏡。

議員張顥瀚指出,票價審議檢討應以電車運價討論,以新竹市為例,電車每公里營運成本比油車貴八元,目前養一輛電車等於養三輛油車,加上汰換電池成本貴,擔心變成公車營運更大的「錢坑」。

此外,基隆市公車司機薪水比雙北低兩萬元左右,且民營業者每二個月就加獎金,高薪搶司機,缺員造成班次不穩定。張顥瀚、陳冠羽、張耿耀等議員建議市府適當調整司機待遇,甚至票價微調,以改善公車體質。

公車處長鄭永陽、交通處代理處長黃詩涵表示,近期會召開票價審議委員會,討論合理公車成本,並進行公車路網優化改善研究,會將小黃公車等納入研究,並加強公車司機教育訓練、改善司機待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