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實驗動物顯微手術教育基地 直播分享技巧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球首創!實驗動物顯微手術教育基地 直播分享技巧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顯微手術核心設施主任陳怡杰來到國家動物中心,協助創設「互動式實驗動物顯微手術教育基地」,為全球首創,可串流直播,遠距、實體整合教學。(記者吳柏軒攝)
2025/03/12 05:3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實驗動物肩負人類醫學發展前沿,為提高實驗品質、減少動物犧牲,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建置全球首創「互動式實驗動物顯微手術教育基地」,整合現場、遠距及串流媒體,擺脫傳統學生圍著老師看操作,採一對一互動實作,還可將手術技巧直播,或即時觀看海外操作醫術,另搭配仿生訓練教具,落實動物福祉。
一對一互動實作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主任秦咸靜表示,中心肩負全台動物實驗的教育功能,需發展多元化訓練基地,前年找來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顯微手術核心設施主任陳怡杰,加上國研院胚操作專家王繼廣,一年時間建置全球首創互動式實驗動物顯微手術教育基地。
陳怡杰表示,建置直播教室,包含一名講師與十二台學生顯微手術操作設備,學員可一邊觀看講師即時畫面並同步實作,還可遠距同堂指導,讓學員掌握僅釐米等級的皮膚切割或血管縫合、插管等技巧,即便國外十五年資歷的獸醫師也願參加,而動物實驗橫跨醫學各領域,相信有助發展。
開發仿生教具練習
「實驗動物也是一條生命!」陳怡杰指出,該教室也開發仿生教具,讓學員練好手感再進行實體動物,此舉讓教室的動物實驗成功率甚至可達百分百,每組仿生教具約省下五隻小鼠使用,有效降低動物犧牲,補足動物實驗人員的技術斷層。
秦咸靜表示,該教室也與教育部合作,培訓國、高中種子教師實驗技巧、開發教材,如用魚胚胎觀測取代活魚血管觀測實驗,也不排除直播科普知識給大眾更多學習。
國家動物中心「互動式實驗動物顯微手術教育基地」整合現場、遠距及串流媒體,擺脫傳統學生圍著老師看操作,可個人機上實作,大幅提升學習品質。(記者吳柏軒攝)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