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巴為何有「巴」字? 台人被外國生考倒 教育部字典揭正解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鹽巴為何有「巴」字? 台人被外國生考倒 教育部字典揭正解
近日一名網友透露,自己在教導外國學生中文時,對方突然詢問他「鹽巴為何有個『巴』字?」,而他則被當場考倒,無法為其解惑,於是發文向廣大網友求助,貼文曝光後,立即在網上掀起熱烈討論。示意圖。(資料照,歐新社)
2025/03/11 18:49
李秋明/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鹽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調味料,而它的中文字對不少外國人來說,屬於學習較為困難的中文詞彙。近日有一名網友透露,自己在教導外國學生中文時,對方突然詢問他「鹽巴為何有個『巴』字?」,而他則被當場考倒,無法為其解惑,於是發文向廣大網友求助,貼文曝光後,立即在網上掀起熱烈討論。
該名網友日前在PTT以「鹽巴為什麼有個『巴』字?」為標題發文,他透露自己最近剛好在教導外國學生學習中文,期間有學生突然詢問他「鹽巴為什麼有個『巴』字?」,讓他聽完當場愣住,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對方。原PO坦言,他事後也對這個問題感到非常疑惑,也好奇詢問,「同類型的名詞有什麼類似的情況嗎?」。
該文一出,吸引不少網友熱議,還留下各種稀奇古怪的推測,「跟石頭、木頭一樣,頭沒有意思」、「應該是語尾,像尾巴嘴巴,鹽巴就是鹽」、「巴據說是閩南語的語助詞用法」、、可能是第一個使用這個詞的人不確定這是不是鹽,所以猶豫的說『鹽...吧?』,結果這個說法便流傳下來,於是就叫做『鹽巴』了」。
也有網友翻出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解釋,只見「巴」有多種不同的用法,當它在特定詞彙裡,具有指「因乾燥、濕稠而凝結成塊的物品」的意思,像是「鹽巴」、「泥巴」、「鍋巴」等;另外,這個字也可以指「附屬在物體下面或後面的東西」,例如「尾巴」、「嘴巴」、「下巴」等。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解釋,「巴」有多種用法,在特定詞彙裡則具有指「因乾燥、濕稠而凝結成塊的物品」的意思,像是「鹽巴」、「泥巴」、「鍋巴」。(圖擷取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