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台灣起司專門協會成立 拚讓起司走入家庭餐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慢慢弄乳酪坊創辦人陳淑惠成立台灣第一個台灣起司專門協會,希望國產起司不只只有在米其林餐廳能吃到,而是走入每個台灣人家中的餐桌。(記者楊媛婷攝)
2025/03/11 13:35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C)今年起生效,紐國液態乳可零關稅輸入,國產乳品面臨挑戰,起司是延長牛奶生命的加工品,國產手工起司「慢慢弄乳酪坊」創辦人陳淑惠在農業部畜牧司支持下今(11日)成立「台灣起司專門協會(T.C.P.A)」,將會透過食農教育、起司擴大於家常餐飲應用著手。
國內起司99%以上都倚賴進口,但新鮮起司如馬茲瑞拉起司、白乳酪等則是愈新鮮愈美味,2014年赴義大利學習起司製作技術的陳淑惠,不只創建起司工坊,她認為台灣推廣起司的方式可效法日本,2022年起與日本NPO起司專業協會交流合作,並且今年成立台灣起司專門協會,將引入日本的起司專業認證制度,每年預計將舉行考試,合格者可取得由日本起司專業協會授權台灣起司專門協會頒發的合格證書,可擔任起司大賽評審、講習會等講師資格。
陳淑惠表示,成立協會是起因於COVID-19疫情時,美國酪農生產的許多生乳面臨乳廠不收、最後只能報廢等難題,但義大利卻沒有這類問題,原來是當地將生產過剩的生乳都轉投起司製作,她指出起司是牛奶生命的延伸,可大幅提高儲架壽命,另牛乳製作為起司後,也適合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食用,更重要的是起司不同於奶油、優格可使用進口乳源,起司因製作需求,都必須使用在地新鮮乳源,而這將是國產乳業面對紐國零關稅乳的契機,也希望透過協會的成立,讓大家一起打團體戰。
陳淑惠指出,台灣乳酪雖然生乳成本比歐美等國高4倍以上,但為有競爭力,因此市售定價與進口乳酪相近,也會開發許多進口乳酪不會有的口味,包含運用台灣本土香料的馬告等。
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表示,國內這10年來生乳產量呈現增加趨勢,從年產37萬噸一度到47萬噸,但國內調製飲料業近期都改用其他乳源替代國產牛奶,加上少子化等影響,國人近年對牛奶的需求雖有減少趨勢,因此農業部啟動源頭管制,包含鼓勵酪農提早淘汰老弱牛隻降低成本,去年生乳產量就降到45萬噸,他表示,酪農所生產的牛乳品質都是A級奶,品質非常好,盼多開發其他的加工應用,包含近年開發後大受歡迎的牛奶火鍋湯底,農業部也對起司寄予厚望,未來也將協助台灣起司專門協會推廣。
國產白乳酪味道鮮美,沒有一般人對起司會有的臭味印象,入口如鮮奶油般輕盈;鹹口味的半硬質起司吃來充滿乳酪的鹹香。(記者楊媛婷攝)
日本NPO起司專業協會(左)授權給台灣起司專門協會舉辦起司專業認證考試。(記者楊媛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