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望海巷潮境保育區復育有成 珊瑚、蝶魚變多了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基隆望海巷潮境保育區復育有成 珊瑚、蝶魚變多了
基隆市望海巷潮境保育區經過復育後,珊瑚數量變多了。(海科館提供)
2025/03/10 14:32
〔記者陳奕劭/基隆報導〕基隆市望海巷潮境保育區擁有珊瑚、魚類、無脊椎、軟體與海龜等豐富的海洋資源,是北台灣的海洋生態熱點,但遊憩人潮增加,卻也衝擊保育區生態系發展,市政府去年啟動潮境保育區2.0計畫,擴大保育範圍,並推行每日遊憩承載量管制、證照制度與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的休養期,確保生態資源的永續利用。第一年已進步不少,有助於提升未來海洋生物多樣性。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去年監測結果顯示,潮境保育區水深10公尺處的活珊瑚覆蓋率達53.13%,相較去年同期(43.13%)顯著提升,每100平方公尺範圍內觀察到10隻蝶魚,為2018年以來最高值。
海科館指出,雖然仍發現漁網、釣線或其他垃圾纏繞珊瑚,但未觀察到遊憩活動直接造成的珊瑚損害或漂錨造成的珊瑚損害。顯示保育區2.0管制保育區總量政策有效,有效維護海洋生態。
海科館代理館長王明源表示,透過科學研究、政策管理與公民參與,台灣的海洋環境不僅可以恢復並繁榮,保護海洋環境不僅是責任,更是留給未來世代的重要遺產,館方將與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海洋保育,讓潮境保育區的成功經驗拓展至更多海域,打造永續發展的海洋生態環境。
基隆市望海巷潮境保育區經過復育後,園內增加不少海洋生物。(海科館提供)
基隆市望海巷潮境保育區擁有珊瑚、魚類、無脊椎、軟體與海龜等豐富的海洋資源,是北台灣的海洋生態熱點。(海科館提供)
基隆市望海巷潮境保育區發現大量蝶魚,意味生態復育有成。(海科館提供)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