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為神奇!嘉義縣大林鎮平林社區改造後7大亮點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嘉義縣社區規劃師主題工作坊成果展,頒發相關證書。(記者蔡宗勳攝)
2025/03/09 14:36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嘉義縣社區規劃師主題工作坊成果展今天在大林鎮平林里中興路鐵道綠廊舉辦,以「歷史縱深」、「生活空間」、「產業文化」3大施作主軸呈現平林社區改造後的7大亮點,立委陳冠廷觀看成果時讚不絕口,強調社區生命力讓大家生活的地方更加亮眼。
嘉義縣政府推動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每年都會舉辦社區規劃師培訓,這次共培育40位新一代社區規劃師及歷屆社規師27位回訓學員,歷經數月努力,主題工作坊成果展透過田野調查與專業輔導進行空間改造,街區串連形成社區小旅行軸線。
這次平林里改造7處亮點包括大林轉運站以「永續環保」與「回收物創意再利用」為主題,彩繪「蝸牛裝飾藝術」,展現大林特色;再現街區老戲院,透過佈景彩繪重現戲院售票意象,重現大林鎮曾經繁華的戲院文化;地方老行業改造以田野調查手法深入挖掘麻油工廠、碾米廠、飼料桶行等老行業的故事等。
計畫主持人許芳瑜指出,這次難度最高的人行地下道改造,為改善積水問題,鎮公所提供經費設置排水管以及架高平台;社規師夥伴則以諸羅樹蛙為創意發想,以樹蛙的大眼睛提高地下道入口的自明性,同時以燈箱增加溫馨感與照明品質,已經成了附近民眾最愛的空間之一。
嘉義縣政府綜合規劃處處長陳皇成表示,這次主題工作坊除培訓新的社規師外,為確實掌握歷屆社規師在地方社區參與情形,特別邀請歷屆社規師回訓,幫助歷屆社規師掌握最新國際趨勢與資訊,學員透過改造場域,挖掘平林里的歷史紋理與生活風貌,專業與地方的協力合作,讓社區發展走入日常,運用專業知識與在地參與的結合,透過駐地陪伴、規劃實踐,讓社區發展不只是概念,而是能夠落實於日常環境的改善。
嘉義縣社區規劃師主題工作坊成果展,立委陳冠廷(立者右二)等人與會分享成果。(記者蔡宗勳攝)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