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訪銅鑼1895文化生活館 肯定創生成果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銅鑼一八九五文化生活館承載歷史記憶,副總統蕭美琴(左六)昨造訪。 (一八九五文化生活館提供)
2025/03/08 05:30
館內展示乙未義軍文物 蕭︰持續支持 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台灣防衛韌性委員會副召集人、副總統蕭美琴昨應邀參訪苗栗縣銅鑼灣一八九五文化生活館,了解此地作為乙未義軍保鄉護土的歷史脈絡,並肯定地方文化保存與活化的努力。蕭美琴強調,政府將持續支持地方文化場館的營運與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
台鐵銅鑼車站北側倉庫改造
台鐵公司苗栗縣銅鑼火車站北側倉庫,最早為當地居民作為貨物轉運用途,曾一度規劃拆除作為石渣堆置場,經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前立法委員湯蕙禎、銅鑼鄉長謝昌年與地方人士積極奔走協調,將倉庫改造為「一八九五文化生活館」,成為傳承歷史記憶與討論未來的基地。
姚嘉文昨邀請蕭美琴前往參訪,參觀館內展示文物等,並聽取館方的簡報。一八九五文化生活館表示,館內設有國內唯一的民間乙未特展室,展出珍貴歷史文物,包括國內唯一由壽山石復刻的台灣民主國之璽,以及義勇軍大統領吳湯興的「統領義民各軍官防」,這些文物見證了一八九五年乙未義軍在銅鑼灣的奮戰歷史。
蕭︰彰顯台灣自我防衛決心
蕭美琴表示,一八九五文化生活館是客庄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在中央與地方的協助下,青年得以回鄉創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這正是總統賴清德於二○一九年訂定「地方創生元年」後所展現豐碩成果。也期許該文化生活館能夠持續發揮作為「銅鑼之窗」的功能,讓這段珍貴的歷史成為當代台灣社會的力量與啟發。
蕭美琴強調,台灣今日所享有的民主與自由,是無數前人奮鬥的成果,一八九五年的乙未義軍展現的勇氣與團結,正是台灣韌性精神的最佳體現;文化保存與歷史傳承對於台灣的未來至關重要,政府將持續支持地方文化場館的營運與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共同打造一個更具韌性的未來。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