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陳盡川種植燈籠果 期望成澎湖特色高經濟作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陳盡川種植燈籠果 期望成澎湖特色高經濟作物
燈籠果被澎湖視為冰花第二,可望推廣成為澎湖代表性農作物。(記者劉禹慶攝)
2025/03/07 14:38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引進非洲冰花成功後,目前又將目標指向燈籠果,繼湖西鄉長陳振中推廣種植燈籠果後,澎湖新興農業發展協會陳盡川也種植7棵燈籠果,現在正是採收期,並分送推廣,陳盡川表示,澎湖非常適合種植燈籠果,而且經過冬天鹹水煙洗禮後,果實別有一番風味。
陳盡川種植的燈籠果現正是採收期,果樹上結滿待採收的燈籠果,陳盡川說,自從朋友送他燈籠果苗,已種植4年,去年自行培育10棵苗,經過颱風吹襲後,剩下7棵,他在沒什麼照顧的情況下,長的非常好,而且今年結果情況也很好,他表示,燈籠果需要種植再避風處,其他無須費心照顧,算是好種的植物。
陳盡川表示,燈籠果每年10月栽種,隔年3、4、5月開始採收,今年他第一次採收就採收了6斤以上。根據了解,燈籠果目前市價1公斤約要1千元,算是高經濟的作物。除了陳振中育苗推廣給農民外,陳盡川今年也育苗供朋友索取,也期望燈籠果能成為冰花第二,讓澎湖多了一項高經濟作物。
陳盡川表示,燈籠果有很奇特的美味,在澎湖種植更能凸顯澎湖土壤的特殊層次感,病蟲害的困擾也不大。又一年兩收,產量算是很高的。必須注意的成敗關鍵問題,是避風的建構防護。若能克服了澎湖風的侵害,絕對是一種可推廣發展的澎湖農作物。
陳盡川種植燈籠果已四年,認為值得大力推廣。(記者劉禹慶攝)
網友回應